×

联系我们









守护听力健康,工作场所噪声危害,这样预防才有效

网站管理员 2025年10月13日

什么是噪声

广义上噪声是指频率和强度没有规律,听起来使人感到厌烦不悦的声音。而在生产过程中的产生的一切声音,又被称为生产性噪声。


什么是噪声作业

根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第4部分:噪声》GBZ/T 229.4-2012中的术语和定义。

“噪声作业”是指存在有损听力、有害健康或有其他危害的声音,且8h/d或40h/周噪声暴露A等效声级≥80dB的作业。


什么是职业性噪声聋

职业性噪声聋是指劳动者在工作场所中,由于长期接触噪声而发生的一种渐进性的感音性听觉损害。职业性噪声聋是我国的法定职业病。

控制与防护——技术措施

控制或消除噪声源,是防治噪声危害的根本措施。控制噪声传播,采取工程控制措施,如吸声、隔声、消声、隔振等。

1、吸声。用多孔材料贴敷在墙壁及屋顶表面,或制成尖劈形式悬挂于屋顶或装设在墙壁上,以吸收声能达到降低噪声强度的目的;或利用共振原理采用多孔作为吸声的墙壁结构,均能取得较好的吸声效果。

2、消声。消声是防止动力性噪声的主要措施,用于风道和排气道,常用的有阻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及阻抗复合消声器,消声效果较好。

3、隔声。用一定的材料、结构和装置将声源封闭,以达到控制噪声传播的目的。常见的有隔声室、隔声罩等。

4、隔振。为了防止通过固体传播的振动性噪声,必须在机器或振动体的基础和地板、墙壁连接处设隔振或减振装置。


控制与防护——个人防护措施

1、个人防护是对技术减振降噪的必要补救,在作业现场减振降噪措施难以使岗位噪声暴露强度降至国家卫生标准要求的水平时,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等。防护用品包括:防噪声耳塞、防噪声耳罩等。

2、定期对接触噪声的工人进行健康检査,特别是听力检查,观察听力变化情况,以便早期发现听力损伤,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应进行就业前体检,取得听力的基础材料,并对患有明显听觉器官、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疾病者,禁止其参加强噪声的工作。就业后半年内进行听力检査,发现有明显听力下降者应及早调离噪声作业,以后应每年进行一次体检。

3、合理安排劳动和休息时间,实行工间休息制度。



材料来源:玉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浮疾控动态等

免责声明:部分转载文章、图文、视频来自于网络,其版权和文责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